
四大美女之貂蟬—鋤奸
編譯 Michelle Guo
「沉魚落雁、閉月羞花」是中國古代對絕世佳人的讚美,其中的「閉月」普遍被認為是三國時期在王允剷除呂布與董卓的美人計中,扮演關鍵角色的貂蟬。神韻2020年的舞劇《貂蟬》,讓這段精彩的三國故事在舞台上重現。
上一期博客中,我們講到貂蟬將呂布約至鳳儀亭,假意跳荷花池以死明志。呂布慌忙一把抱住她,流著淚說:「我早已知道你的心意。只恨沒有機會向你傾訴衷腸。」貂蟬哀哭著拉住呂布說:「我今生不能做您的妻子,但願來世再相見吧!」呂布熱血沸騰,豪言道:「我今生若不能娶你為妻,不為英雄!」貂蟬哀求道:「我現在度日如年,請將軍可憐我,快救救我吧!」呂布一遲疑,方說:「我今天是偷空來的,時間長了怕老賊懷疑。我得快點走了。」説著就抽身要走。貂蟬拉住呂布的一角,哭著説:「您要是如此懼怕老賊,我就沒有能見天日的時候了!」呂布站住說:「等我慢慢想想辦法。」説完,提起畫戟就要走。貂蟬哭道:「我在深閨之中就聽到將軍的名號,如雷貫耳,以爲您是舉世無雙的大英雄。誰想您竟處處受他人壓制。」言畢,淚如雨下。呂布漲紅了臉,羞慚無已,抛了畫戟,回身又將貂蟬抱住,兩人卿卿我我,不忍分離。
這邊董卓在殿上,一回頭不見了呂布,心中狐疑,忙辭了皇上回府。到家門口果然看到呂布的馬係在路邊,一問家丁,説是呂布往後堂去了。董卓心頭一沉,急忙獨自往後堂尋去,卻不見呂布蹤影。再叫貂蟬,貂蟬也不見了。這是侍女告訴他,貂蟬說要到後園看花。董卓聽了,鐵青著臉,疾步往後園走去。曲曲折折走至鳳儀亭,只見呂、蟬二人正依偎著説著什麽。董卓一見,怒氣衝天,大喝一聲。呂布大驚,丟了貂蟬回頭就跑。董卓抄起呂布放在一邊的畫戟就來追,可是他身子癡肥,哪裏趕得上呂布,於是將手中的戟用盡全力朝呂布扔去。呂布武功過人,回身隨手將戟擊落。董卓趕上撿起戟還要再打,可呂布已經跑遠了。
董卓還不甘心,追出園門,卻被一人撞倒,原來卻是李儒。李儒來時正遇到呂布慌忙逃出,一邊對他喊道:「太師要殺我!」李儒一看,已猜到了七八分。果然董卓憤然大呼:「這逆賊竟敢調戲我的愛姬!我非殺他不可!」李儒忙勸道:「當年楚莊王夜宴群臣,忽然燭光被風吹滅,黑暗中有推搡之聲。只聽他的愛姬驚呼有人趁黑調戲于她,已將此人帽上紅纓折斷。楚莊王稍一思索,便命人不先不要點亮蠟燭。他讓群臣將帽纓全都折斷,然後才點燭繼續歡宴,不追究調戲姬妾之人。后楚莊王遇險將死之際,被此人為報恩捨命救出。如今貂蟬不過一女子而已,而呂布是太師忠心耿耿的猛將。太師如借此機會將貂蟬索性賜予呂布,他必定感恩太師的大德,日後出生入死報答太師。」董卓沉吟良久,終於說:「你說的也對。讓我想想吧。」
董卓回到後堂,將貂蟬叫來,問她爲何私通呂布。貂蟬哭的梨花帶雨:「我正在後園看花,忽然呂布闖入。我趕快回避,他卻說:我是太師之子,何必回避呢?於是提著戟追趕我到鳳儀亭。我看他存心不良,怕被他逼迫,正要投池自盡,卻被他抱住。正在生死關頭,太師回來了,才救了我的性命。」董卓似信不信,説到:「我把你賜給呂布,怎麽樣啊?」貂蟬大驚失色,大哭道:「我已經侍奉貴人,現在您忽然要把我賜給家奴,我寧死也不受這樣的侮辱。」説著站起身撲向墻邊,搶起寶劍就要自刎。董卓這才相信貂蟬的衷心,慌忙奪過寶劍擲到一邊,抱住貂蟬撫慰道:「我是開玩笑的。」貂蟬順勢倒在董卓懷中掩面大哭:「這定是李儒的奸計。李儒與呂布交情深厚,才想出這個辦法,不顧太師的體面和我的性命。我恨不得生啖其肉!」董卓心疼不已,撫慰道:「我怎會捨得將你送人?」貂蟬哭道:「雖然太師疼愛我,但我留在這裏,必定被呂布所害!」董卓此時但求哄得美人歡心,立刻答應:「明天我就和你到郿坞去,共享歡樂,你不須再擔憂了。」貂蟬這才收住淚水,拜謝太師。
第二天,李儒怕董卓反悔,一早就來拜見,說今日就是良辰,應將貂蟬立即送去呂府。董卓面露不悅,冷冷的說:「呂布與我是父子,賜給他我的姬妾説不過去。我不追究他的罪就是開恩了,你替我轉達,再好好安慰他就行了。」李儒忙勸道:「太師,萬萬不要被婦人所迷惑呀!」董卓變了臉色,斥道:「你自己的妻子肯不肯送給呂布呢?貂蟬的事,別再多説了。再説必斬!」李儒只好退下,出門仰天長嘆說:「這下我們都要死於婦人之手了呀!」
董卓當即下令回到郿坞,文武百官聞之都來相送。貂蟬坐在車中,看到遠處呂布在衆人之中引頸而望。貂蟬於是掩面假作痛哭,看得呂布心如刀割,怨憤不已。
忽然背後有人説道:「溫侯怎麽不隨太師同去,反而在這裏嘆氣呢?」呂布回頭一看,原來是司徒王允。王允說:「老夫進來在家養病,所以好久沒有與蔣軍相聚。今天因爲太師出行,才抱病前來相送,想不到看到將軍在這裏嘆息。請問爲何呀?」呂布說:「正是爲了您女兒的事呀!」王允假裝大驚:「怎麽,過了這麽久還沒有把人給將軍送去嗎?」呂布氣憤的說:「那老賊早就自己將貂蟬霸占了!」王允假裝不信,呂布就將事情講了一遍。王允聽了,捶胸頓足:「想不到太師做出如此禽獸的事情!」他拉起呂布的手,請他到家中商議。
兩人在司徒家密室中飲酒談論。王允知道呂布驕傲自負,於是著意用話語挑撥:「太師奸淫我的女兒,強奪將軍妻子,這真是天下的笑柄。人家不是笑話太師,而是笑話我們兩個呢!我自己老朽不能,被人嘲笑也就罷了。可惜將軍如此蓋世英雄,竟也受此侮辱!」呂布因懼怕董卓,一直隱忍。此刻一聽王允之言,不由得怒氣勃發,拍案大叫:「我呂布對天發誓,定要殺了這老賊,才能雪洗我的恥辱!」王允故作驚恐,急忙掩住他的口,悄聲說:「將軍不要信口亂説,免得連累了老夫!」呂布怒道:「我堂堂大丈夫,生於天地之間,豈能久居老賊之下?!怎奈我與他有父子之情,殺他恐怕後人議論。」王允微微一笑道:「將軍你自姓呂,太師他自姓董。他用戟擲你的時候,哪有什麽父子之情呢?」呂布聞言,恍然大悟,縱身而起說:「要不是司徒指教,我差點糊塗一世!」
王允見時機已成熟,便趁熱打鐵,説服呂布幫扶漢室,擊殺董卓,以名留青史,萬世美名。呂布此時殺心已定,於是折箭為誓,與王允等人共商除董之計。不久後,果然在朝中將董卓一戟刺死于殿前。當時長安滿城士民受董卓欺壓已久,聽説董賊已除,無不拍手稱快、額手稱慶。
貂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,但正史中並沒有記載。對於貂蟬的出身來歷、故事的一節、以及她最後的下落,民間傳説各異,莫衷一是,但是流傳最廣的版本來自《三國演義》。而「貂蟬」也并不是她的真名。「貂蟬」一詞來自「貂蟬冠」,又稱貂蟬、惠文冠,起初是古代軍隊高級將領的冠帽,後來為皇帝近臣和文士的使用。冠上飾有蟬的圖樣,上插貂尾。蟬,象徵著品質高潔,因其出於泥土,而終生「清高飲露」而不食污穢之物。貂,則象徵外柔内剛、機敏迅捷,所謂「貂内劲捍而外温润」。故事中的貂蟬以弱女之身、負國運之重,為報義父之恩忍辱以身侍賊,並智慧的周旋于兩個權臣之間,最終不辱使命,其忠義、機智,以「貂蟬」爲名真是再恰當不過了。